最近担任知乎姓名文化认证专家,受邀回答一个关于取名思路的热门提问,也是对自己取名心得的一次梳理,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对天涯论坛有着特殊的情感,故记录下来与天涯读者分享给孩子取名。大家有取名疑难可以留言咨询,我尽量解答;有心中认为的好名字也欢迎留言与jrs一起分享交流。所谓“佳名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与同好者分享探讨乃人生乐事;愿天下孩子美好人生,都能从一个诗意优雅的名字开始!
我特别欣赏提问者用的“优雅”这个词给孩子取名。因为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倡导诗意文化取名,所追求的就是“让孩子美好人生,从一个诗意优雅的名字开始!”人有雅名,如获良朋,共君春风得意不负韶华,陪君秋雨萧瑟未改初心。每一个优雅佳名,都能成为孩子成长之良师益友,陪伴孩子一起走过人生岁月之芬芳。
要取优雅之名给孩子取名,确实需要优雅的思路,但在谈优雅思路之前,我们需要先清晰优雅之名的标准,我之前尝在旧文评析过好名字的标准,摘录如下:
何为佳名给孩子取名?
试看大家公认之好名字:
孟浩然——《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马致远——非宁静无以致远给孩子取名,非淡泊无以明志
江疏影——疏影横斜水清浅给孩子取名,暗香浮动月黄昏
周星驰——《滕王阁序》:“雄州雾列给孩子取名,俊采星驰”
共同点:
文化内涵耐人细品给孩子取名,有余韵悠悠之味
名字姓氏浑然一体给孩子取名,有度身定做之妙
意境清新引人遐思给孩子取名,有画面联想之美
出口成章文采斐然给孩子取名,有易于介绍之便
富于教益堪作座铭给孩子取名,有熏陶品格之诫
概而言之给孩子取名,则是“味、妙、美、便、诫”,五者兼得则可谓经典之优雅佳名;由此标准则可推演出取优雅佳名的几种优雅思路:
一、 名取诗书气自华给孩子取名,出口成章文采斐——文化典籍取名法
2010年我曾撰文《名出诗书气自华——邓博士论取名之文化内涵》,首发于我的新浪认证专家博客,同时被推荐发表于新浪育儿博客首页及腾讯星座频道首页,并获得腾讯星座频道大师博文“当周热文排行榜”第一给孩子取名。文化取名法或称典籍取名法是我国的国粹之一,博大精深而源远流长。古人取名,市井平民,讲究五行相补;官宦文人,则首重文化内涵,取名往往有出处,大多渊源于诸子典籍和文学名篇,甚至有“男必楚辞,女必诗经;文必论语,武必周易”的传统说法。
文化典籍取名法案例:
潘岳给孩子取名,字安仁,取名于《论语》的“仁者乐山”;
王维给孩子取名,字摩诘,名字取自佛家经典《维摩诘经》;
白居易给孩子取名,字乐天,名出自《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字取自《周易》“乐天知命,故不忧”;
王安石给孩子取名,字介甫,名字取自《易经·豫卦》“其介如石”,“甫”为男子美称;
钱谦益给孩子取名,字受之,取名于《尚书》“谦受益”;
柳如是给孩子取名,名字取自辛弃疾《贺新郎》词“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康有为,名字取自《孟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给孩子取名。”……
这种取名方法一直传承到现当代
如:蒋中正,字介石,名字来自《易经·豫卦》的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给孩子取名。《彖》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朱自清之名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谢冰心、沈冰壶,“冰心”、“冰壶”两名皆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给孩子取名。”
李宗仁给孩子取名,字德邻,取自《论语》“里仁之为美”及“德不孤,必有邻”;
戴望舒给孩子取名,“雨巷诗人”,“望舒”取自《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
鲁迅,取名原名周树人,“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给孩子取名。”
胡乔木,“乔木”出自《诗经·伐木》 “出自幽谷,迂于乔木给孩子取名。”……
如今的演艺名人取名也多有文化出处
除了上举的周星驰、江疏影给孩子取名,著名的还有:
张学友,名字取自《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给孩子取名。
琼瑶,名字出自《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给孩子取名。”
俞飞鸿,名字出自苏东坡的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给孩子取名。”
刘若英,名字出自《楚辞》“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给孩子取名。”
白敬亭,名字取自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给孩子取名。”
莫文蔚,名字出自《易经》“君子豹变,其文蔚也给孩子取名。”
任贤齐,名字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给孩子取名。”
文化典籍取名法优点:
1、 名字富于内涵而耐人品味;
一般名字往往只有字面寓意,而取自文化典籍的名字则多了一层源自名字文化出处的深层意蕴,因此更有内涵与品位空间给孩子取名。
2、 名字出口成章而易于介绍;
一般名字自我介绍时只能从单字说起,如“我叫蔡徐坤,双人徐,乾坤的坤”,往往乏善可陈,也引不起大家的注意;而有文化出处的名字却可出口成章,如“我叫江疏影,取自‘疏影横斜水清浅’”,不仅易于介绍,更让人留下深刻好感给孩子取名。
3、 有助于孩子赢得高文化素质人士的欣赏;
我于大学任教十数年,所带学生不计其数,印象深刻者,除了天赋或个性突出之人,再就是姓名富于文化内涵者给孩子取名。犹记经年前为学生新开《诗词鉴赏》课程,让学生自我介绍,同学们大多从名字说起,然往往乏善可陈,直到一位女生出口成章:“我叫向小园,取自古人咏梅名句‘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父母希望我做一个有独立品格而不随波逐流的人,象寒梅般经霜傲雪而暗香依旧、不改初心。”之前波澜不惊的课室顿时爆发经久不衰的掌声,我亦不禁为之击节赞赏;而由于爱名及人,直到如今,我对该学生尚保留着深刻的好感。
4、 有助于从小培养孩子对国学文化的兴趣;
小孩心性如白纸,是最容易接受指引的年龄,如名字取自经典文化典籍,父母再加以引导,孩子很容易从小产生对国学文化的兴趣,如乙丑(2009)年我曾为一孩子取名为“谭笑鸿”,取自《陋室铭》千古名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并因此与孩子家长谭兄结缘为好友,据谭兄所言,孩子特别喜欢谭笑鸿这个名字,因为每次介绍名字时都出口成章得到别人的称赞,所以爱屋及乌,才四五岁就把《陋室铭》倒背如流,其他的国学名篇和刘禹锡的代表诗文也记了不少给孩子取名。
5、 有助于增强孩子展示自我的主动性与自信心给孩子取名。
一些取得不好的名字是孩子一生之痛,如一个本科同学(华南师大中文99届)叫杨伟,一个学生叫范剑,每次说到名字都被人取笑,对他们来说,最怕的事情莫过于自我介绍给孩子取名。相反,富有内涵而出口成章的文化佳名则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像上面说的谭笑鸿小朋友,谭兄说他最喜欢跟别人说自己的名字,每次有新老师让自我介绍他都抢着举手,而每次都能得到大家的称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和习惯,让孩子更有动力和信心去主动展示自己,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文化典籍取名法要点:
1、 文化出处须经典
经典方能流传,流传方能沉淀,沉淀而后有内涵与品味空间,故文化典籍取名其文化出处必须经典,不强求千古名句妇孺皆知,但至少是产生较大影响形成文化沉淀的名篇佳句,才能达到出口成章予人好感的效果;而现在网络各种取名软件随意拼凑不知名诗文中两字便称文化取名,其出处连我这个古代文学双博士后也未曾听闻,实有牵强附会之嫌给孩子取名。
2、 选典思路要清晰
中国文化五千年传承,书籍和作品浩如烟海,如何选择名字文化出处,需要一个清晰的思路来有的放矢,否则容易搜索枯肠煞费苦心而最终难觅意合给孩子取名。这个思路取决于你的个人偏好,一般而言,如喜欢名字富于教育意义的可以优选《论语》、《礼记》、《尚书》、《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典籍;喜欢名字优美动人的可以优选《诗经》、《楚辞》及唐诗宋词名篇;如教育意义与优美意境都想兼顾的话则可以优选《庄子》,盖《庄子》寄深刻人生哲理于瑰丽壮美之寓言景象中,易得意与景兼备之佳名,也可以考虑在儒家经典中选优美之典故(如《论语》“风乎舞雩”之典故)或在诗词作品中选说理名篇(如我曾据朱熹《观书有感》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一女宝取名为“许清如”),这样可以在较小范围内取到教育意义与优美意境兼得之佳名。
如希望文化出处与孩子有相关,可以进一步缩小选典范围,如一位特别仰慕本家文豪苏东坡的苏姓家长求名,我为其千金取名为苏雨晴,取自苏东坡优美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及苏东坡著名词作“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又如之前谈及的谭笑鸿小友,也是因为谭兄特别仰慕同乡先贤刘禹锡,故我从刘禹锡千古名篇《陋室铭》为其取名;孟浩然一名取自本家孟子名句“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是类似思路给孩子取名。
3、 取意用字得精髓
选定文化出处后,具体的取意及用字也极其关键,必须领会该文化出处之核心精髓,并选用最适合的字入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孟浩然一名取自名句“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该名句之核心精髓为“养浩然气”,故选字入名就应该围绕此精髓,孟浩然选“浩然”两字入名,张养浩(元曲名家)选“养浩”两字入名都是得其精髓之佳名,如我们选择“吾善”、“善养”、“然气”“之气”等组合字入名则效果相差甚远给孩子取名。
二、 佳名天成妙手得给孩子取名,浑然一体印象深——结合姓氏取名法
一个优雅佳名除了要有文化内涵,还要有巧妙构思,盖妙之一字乃名字最为人击节赞赏之处给孩子取名。相对而言,文化内涵往往需要细品,而巧妙则更为直观,能瞬间引发别人惊叹与赞赏之情,让人马上对名字产生深刻好感。取名之妙有多种,如融孩子出生时、出生地信息或母亲姓氏入名,让名字更富于纪念意义,如易烊千玺一名就是巧用千玺谐音“千禧”纪念他于2000千禧年降生;又如我给一孩子取名王子和,则是巧用和与“何”之谐音融母亲姓氏入名;这些结合生辰生地或母姓取名法固然巧妙,但不足是需要解释才能让人领会其中妙处,所以此处暂不展开谈论。而最直观的巧妙取名法莫过于结合姓氏取名,因姓氏已在姓名之中人人可见,如取名能结合姓氏浑然一体,可让人马上称妙而印象深刻。
结合姓氏取名法思路:
1、 姓氏原字与名字同一文化出处;
唐代茶圣陆羽,字鸿渐,名与字皆取自《易经·渐卦》名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给孩子取名。”(钱钟书《围城》主角方鸿渐一名亦是取意于此);晚清著名文人王国维(《人间词话》作者,原名王国桢)名字则取自《诗经·大雅·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又如我为近年为孩子取的一些名字,许清如取自《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杜若洲(母姓姓周)取自《楚辞》“采芳洲兮杜若“;高维岳(小名骏骏,马宝宝)取自《诗经》“嵩高维岳,骏极于天”;高自远取自《咏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都是姓氏原字与名字同一文化出处浑然一体而让人拍案叫绝,可谓妙手偶得之天成佳名。
如姓氏原字与名字取自同一著名成语,则特别的巧妙浑然而上口好记,因为著名成语大多已经被人们读顺口了,如叶知秋(一叶知秋)、马识途(老马识途)、程立雪(程门立雪)、高可攀(高不可攀)等,但由于很多人都能想到难免重名率会偏高给孩子取名。
2、 姓氏谐音与名字同一文化出处;
然而要求姓氏原字与文化出处浑然一体属于可遇不可求,难度极高,巧用姓氏谐音就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如星爷的名字就是巧用周与“州”的谐音取自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名句“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而我这些年取得的满意佳名很多也是取用此法,如谭笑鸿巧用谭与“谈”之谐音取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付书华巧用付与“腹“之谐音取自”腹有诗书气自华“给孩子取名。
3、 姓氏寓意与名字构成统一意境给孩子取名。
如马致远,虽然姓氏原字与谐音都没有出现于“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文化出处中,但从姓氏寓意来理解马为致远之物,人称“千里马”,与致远一名搭配构成统一意境而让人觉得非常的巧妙;又如江疏影,江者,水也,与“疏影横斜水清浅”之文化出处完美呼应而浑然一体;其他的如林风眠、张天翼、江中舟、雷声远、梅兰芳等,不一定有经典文化出处,但姓氏与名字之间构成统一意境或画面,也是很巧妙的名字给孩子取名。
还有一些姓氏拆字或添减取名法,拆字法如舒舍予、章立早、何可人、雷田雨等;添减法如王玉、石磊、吉喆、林木森等;这种取名法虽然也结合姓氏而让人觉得巧妙,但方法单一,同一姓氏往往取出相同的名字,重名率很高,所以不太推崇给孩子取名。
三、 名中有画更有诗给孩子取名,动人最是意境美——诗情画意取名法
除了巧妙,优美是另一个让名字最能打动人的主要因素,古人质朴,取名多以寓意为主,审美为次,但随着文化的发展与物质的丰裕,人们对于美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当今“一切看脸,颜值为王”的时代,名字的优美度就如人之颜值,往往决定了人们对其第一印象给孩子取名。据报道: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尝作过实验,将若干男女照片放于网上,并配以假名,让网友为其魅力评分;经日后,换上不同名字,让网民重新评分。结果发现,所有人于换名后,魅力评分皆发生颇大变化:同一个人的照片,名字越优美好听则评分越高。可见名字是否优美,对人能否赢得魅力好感,是何等重要——不然,现今之明星艺人为何纷纷不吝重金,也要取一个比自己原名更优美之艺名?
诗情画意取名法思路:
1、 用富画面美感的字入名
2、 从优美的诗文名篇取名;
这两种思路都很好理解,所以不展开论述,当然最理想的是两者兼顾,即从优美的诗文名篇选用富画面美感的字入名;如俞飞鸿,取自苏东坡优美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从中选取最富于画面美感的“飞鸿”两字入名,则整个名字富于文化内容耐人品味而又优美动人给孩子取名。
诗情画意取名法要点:
1、 选择清新字眼入名
清新是美感的重要因素,富画面美感的字很多,但随着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及部分取名用字的过高频率使用,很多原本很优美的字如今已经给人偏老气和俗气的感觉,如艳、丽、芳、茂、梅、兰、松、鹤等,尽量考虑用更为清新的字眼来替代以带来清新美感,如同样取意花草茂美,前人男性名字多爱用“茂”,女性名字多爱用“芳”,以致两名泛滥日渐变俗变老气,我们可考虑男性用“芃”字,女性用“芊”字替代,则同样是寓意花草茂美,但却给人耳目一新之特别美感给孩子取名。
2、 提炼美饰字眼入名;
很多人取名为追求名字的画面感而堆砌景物名词入名,如张松柏、李梅鹤、陈帆舟、王风月等,这样取名固然会有画面联想,但并非最好的思路,美感在质不在量,所以最好的思路应该是一个景物名词搭配一个美饰字,组成一个更加优美具象而浑一的画面意境,所谓“美饰字”者,优美的修饰词也,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动词,如上举的陈帆舟不如陈晴舟,李梅鹤不如李鸣鹤,王风月不如王风眠;晴舟一名让人联想“水光潋滟晴方好,此时最宜泛舟行”之动人山水;鸣鹤一名让人遐思“鹤鸣一声九天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之清丽画面;风眠一名则让人感受“枕风而眠、听花开落”之闲适意境,由“晴”、“鸣”、“眠”这几个美饰字带来的审美效果无疑比堆砌名词的帆舟、梅鹤及风月等名更优美动人而更有品味空间给孩子取名。
3、 最好结合姓氏入名;
不考虑姓氏的话,名字往往只有一两个字,能带来的画面联想美感难免有限,而结合姓氏则让审美联想空间得到极大扩展并能营造更加完整浑一的画面意境给孩子取名。如上述的帆舟不如晴舟,梅鹤不如鸣鹤,风月不如风眠;如结合姓氏的话则陈晴舟不如江晴舟,李鸣鹤不如秋鸣鹤,王风眠不如林风眠。故我觉得著名画家林风眠(中国美院首任院长)一名既用字清新,又提炼出精髓之美饰字(眠),更能结合姓氏浑然一体,可谓美名之典范;如要结合经典文化出处的话,江疏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名也可称难得之文化美名。至于结合姓氏难度大,也可以参考我在“结合姓氏取名法”论述中的巧用谐音法,因读音是名字的第一要素,大家看到名字第一行为往往是心中先把名字念一次,所以巧用谐音其实是非常直观而有效的,如范(泛)晴舟一名就与江晴舟不遑多让,余跃龙一名也能马上让人联想“鱼跃龙门”之吉祥寓意及《春江花月夜》“鱼龙潜跃水成文”之优美画面。
四、 名以蒙正诗庭训给孩子取名,雅名作伴岁月芬——以名作则取名法
古时风气较为质朴,不如现在这般看脸看颜值,所以对名字的审美观及巧妙度没有过度追求;而往往更重视名字的文化寓意及教育意义,甚至把取名当做子弟童蒙(早教)之始给孩子取名。魏王昶《诫兄子及子书》详尽记录自己给众子侄取名的寓意及铭诫作用,最后曰:“古者盘盂有铭,几杖有诫,俯仰察焉,用无过行;况在己名,可不诫之哉!” 尤其唐宋以降,铭诫训勉是古人取名的第一要旨,而受名者也非常重视自己名字寓意,将其训诫之意视作人生座铭并奉行终身,这是中国取名文化的一个优秀传统,冰心、朱自清、陶行知等人取名改名也是遵从此传统,以所取之名为自己座铭并为之践行一生。
以名作则取名法思路:
1、 结合父母对孩子品格期待取名;
以名作则取名法核心宗旨在于对孩子良好品格的塑造培养,故以此法取名首先要明确自己对孩子日后品格的期待,换言之,就是我们希望孩子成长为具有怎样品格的一个人?当我们对这个问题思考清楚了,就可以有的放矢的为孩子取富于训诫意义的佳名给孩子取名。如****希望女儿具有“多干事少说话”的实干精神,故取名李敏、李讷。我们希望孩子具有温润如玉之谦谦君子品格的话,则可用带玉的字眼入名,如玉、璧、瑜、珂、璇、瑄等;希望孩子拥有千里致远之持久进取品格的话,则可用带马的字眼入名,如马、骏、驹、骅、骢、骥等。
2、 结合富于训诫意义的典籍取名;
中国富于训诫意义的文化典籍众多,许多富于教育意义的佳名都是取自文化典籍,如上举的****女儿李敏、李讷两名,就是取自《论语·里仁》“讷于言而敏于行”给孩子取名。结合富于训诫意义的典籍取名不仅让名字更富于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而且可以让名字更清新,因为最富训诫意义的字眼如仁、义、礼、智、信、德、敬、谦、和、恭等多被古人用滥,而结合典籍可以选取较为少用的字眼入名而使名字不落俗套,如唐诗人白居易一名取自《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数学家陈省身一名取自《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都是结合典籍颇为清新而又极富训诫堪作座铭之佳名。
3、 结合孩子所表现品性特征取名;
如是改名,或取名时孩子已表现出一定的品性特征,则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结合孩子所表现的品性特征取名给孩子取名。如数年前有一家长求为孩子改名,说孩子最大毛病就是太慢性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我为其取名为“佩弦”,取自著名成语及典故”韦弦之佩”,出自《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以此名警醒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良品性。据后来家长所云,该孩子在佩弦一名的训诫及父母的监督下,慢性子爱拖拉的毛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以名作则取名法须知:
1、 训诫宜细宜实而忌大忌空
数日前我曾回答一个名为“起谐音成语的名字怎么样”的知乎问题,提问者问:“我有个叔叔姓刘,叔妈姓方,俩人给孩子起名叫刘方百世,这样真的好吗?”我回复父母给孩子取名,名字所寓之期待不宜过空过大,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也容易给别人带来浮夸之感给孩子取名。期待如此,训诫亦然,过大过空的教育意义如空中楼阁、海市辰楼可望不可及;而相反,好的训诫佳名往往落于细处与实处,如上举的****女儿李敏、李讷两名所寓之实干精神,朱自清一名所寓之廉洁品格,陶行知一名所寓之行以践知理念都实实在在地对名主品行带来熏陶助益。
2、 需多加以后续引导及监督
古人把取名当做童蒙之始,取了一个富于教育意义的名字,还需要父母长辈引 导孩子充分领会自己名字的训诫之意,并加以监督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给孩子取名。为了让受名者更好地领会自己名字的训诫之意,甚至产生了一种中国独特的文化体裁——《名字说》,既古人给子弟或别人取名后专门创作一篇《名字说》以赠受名者,文中详尽阐述名字的文化寓意及训诫意义,让受名者更好地领会自己名字之真义及取名者之良苦用心。
据我博士后科研课题《宋代名字说及命名文化研究》一文研究成果显示(我于宋人各种文集共钩沉收集名字说近六百篇):有宋一代,几乎所有著名文人如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三苏、四学士、曾巩、朱熹、黄庭坚、秦观、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都有创作名字说,记录自己为他人取名之训诫寓意给孩子取名。如苏洵给苏轼、苏辙取名后就专门撰有《名二子说》一篇,阐述“轼”、“辙”两名之寓意并教育儿子日后为人处世之道,其中释“轼”一段云:“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寄寓了希望苏轼日后懂得明哲保身之训诫。
为后辈子弟取一文化雅名,并以名字所蕴训勉之意,对其进行品性熏陶,此乃中国古代文化家庭童蒙教育之始,也是我倡导文化取名,提出“名以蒙正”取名理念之初衷,为孩子取一富于教育意义之文化雅名,以作熏陶孩子品格完善之人生座铭,理应成为现代家庭教育之重要内容给孩子取名。
以上为我于多年姓名文化研究及取名实战中归纳的最主要几种“优雅”取名思路;当然取名之法众多,一时难以尽述,如对名字音义形的选择搭配,以及周易五行的后天补救等,有兴趣者可关注我知乎的“邓博士姓名文化”专栏,或关注我天涯博客“邓博士诗意文化取名”中的原创取名知识文章给孩子取名。